7月27日,中美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第三轮贸易谈判,而8月12日正是双方暂停加
7月27日,中美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第三轮贸易谈判,而8月12日正是双方暂停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。这次谈判的关键议题,大概率是延长关税休战期。特朗普政府近期不断释放“缓和信号”,甚至暗示可能再延长90天。但别被表象迷惑——美国一边对中国放软话,一边却在越南、日本、菲律宾等国强推不平等贸易协议,摆明了“柿子专挑软的捏”。放眼全球,能和美国平等掰手腕的,也就剩中国了。中国手里的牌,可不止稀土这一张。谈判前夕,中方突然出手——暂停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的反垄断调查。这一招看似低调,实则狠辣。要知道,美国4月对中国加征关税后,中国迅速对杜邦立案调查,如今突然收手,既给了美方台阶,又暗示随时可以再收紧。这种“收放自如”的策略,比单纯加税更让美国头疼。特朗普嘴上喊着“友好竞争”,背地里却把能源、科技、地缘政治全塞进贸易谈判,试图用“二级关税”威胁中国减少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。可惜,这套组合拳对中国没用。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布局早已成型,俄罗斯原油通过中俄管道直输,根本不惧美国的海上封锁威胁。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限制对华芯片出口,一边又偷偷给英伟达H20芯片放行——所谓的“技术封锁”,早就被商业利益撕开了口子。这场谈判真正的胜负手,或许不在关税数字,而在谁能定义未来的贸易规则。美国想绕开WTO,用双边协议架空多边体系;中国则坚持在现有框架内博弈,同时加速国产替代。数据显示,中国H20芯片已进入量产阶段,稀土出口虽恢复但对美供应仅占其军工需求的15%。这种“温水煮青蛙”的节奏,让美国稀土自主化计划彻底沦为笑话。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